不想逛街可以上淘宝、吃饭太远可以叫外卖、出行麻烦有网约车或共享单车,这些让生活越来越便捷的事物,永远是商业发展的方向。今天要说的方便火锅,就是为方便而生的火锅,只需一杯冷水,内附加热包遇冷水发热沸腾,等待15分钟将其食物煮熟就能吃。
目前大龙燚、小龙坎、四川德庄等十多个火锅业界大佬都已涉足这个新兴领域,海底捞更是拿出5000万进军方便火锅产品的生产及销售。除了因产品专业优质、消费基础深厚的各大火锅品牌,在方便火锅的消费领域中占据特别大份额,连底料生产商、火锅企业、调配品商等火锅产业链相关企业都争相入场。据我不完全统计,目前市场上已有近三十个方便火锅品牌,且有大规模蔓延之势,。更有传闻连康师傅、统一,也正摩拳擦掌、蠢蠢欲动。甚至有人预测,火锅作为餐饮业特别大品类,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,方便火锅作为火锅的零售化品类,至少也有千亿级的市场。
一时间方便火锅品类风光独好,快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。可这真的是个好生意么?
1、 同质化严重
方便火锅的发热技术与几年前大热的方便饭雷同,其中的自热包技术已经很成熟,各类方便火锅中的食材也遍地都是,川渝口味也易标准化,再加上底料包、粉丝、素菜包、荤菜包、发热包以及叉子这些配物基本相同,方便火锅面临严重的同质化问题。
也有一些火锅品牌走向细分市场来突出差异化,比如命名上的差别,有的叫懒人火锅、有的叫微火锅、自煮火锅,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作用。再比如从口味上的差别,有的主打素菜,有的以肉多多作为亮点,然而并差别并不大。如同方便面市场一样,方便火锅由于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壁垒,谁能够在口味上满足更多消费者,也许就能占领先机。
2、 标准难统一、口感营养难把控
虽然方便火锅为创新品类,但实际生产中各种原料多是代工形式生产,几乎就是拿来主义组装出品,行业标准的缺失,造成自热火锅生产企业标准和自热火锅产品标准的双重缺失。因为进入门槛低,有的企业看重短期利益,不惜降低品质。行业几乎是鱼龙混杂,品牌众多,质量和口味参差不齐,这会降低消费者对于该类产品的信任度,直接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。
其实周围不少人有尝试过方便火锅,都说菜品口感不如新鲜现煮的食材。其实方便火锅里的大部分食材是处理熟透后再加工、密封配进餐盒里统一出售,特别是绿叶类蔬菜,没有办法进行这样的储存。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上确实也跟不上它火红的节奏。
3、 食品安全怎么抓
方便火锅内的发热包,主要成分是焙烧硅藻土、铁粉、铝粉、焦炭粉、活性炭、盐、生石灰、碳酸钠等,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可达150℃以上,蒸汽温度达200℃,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。便携火锅的外包装基本是塑料产品,众多品牌的外包装直接接触食品,长时间高温煨煮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呢?业内人士透露,方便火锅的菜品通过高温、巴氏、辐照等杀菌方式,保质期一般在6个月到1年。菜品提供方式上,生、熟皆有,不知道有没有添加防腐剂,菜品处理过程不清楚。火锅内的菜品也是再加热的食用方式,目前并没看到市场上有对于方便火锅这类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,消费者怎么安心食用?
最近还有有消费者微博曝出某方便火锅炸裂玻璃茶几,并且产品外包装上也未提示底部高温。对于方便火锅的安全问题成了商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。另外,方便火锅的发热包里都是易燃固体,飞机上不允许旅客携带,对于旅人来说,方便火锅似乎也并不方便。
从消费场景上来讲,在中国 2 亿未婚男女中,有超过 5800万人目前独居,而独居人士对一人食的方便食品有巨大需求。同样,学生、旅游人群、死宅群体也能作为方便火锅的目标人群。如此有潜力的市场,也经不住品质良莠不齐的大量涌入,如果消耗掉消费者的太多关注热度,怕是蓝海变红海呀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