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么说吧,成都百分之九十的人没吃过正宗潼关肉夹馍,从现有的几个上面的回答来看,还是没分清楚。正宗潼关肉夹馍不同于腊汁肉夹馍的肉从汤里捞出来现切现夹,潼关肉夹馍的肉是凉的,提前切好,不带汤汁,然后夹在碱面馍里,别和我抬杠你在成都吃的是啥,潼关最出名的两家,一个是港口的小花,一个是县城的梁喜娃,在潼关卖了几十年,潼关肉夹馍在本地,大众都不叫他肉夹馍,都叫“肉馍”,热馍凉肉导致刚做完就吃吃口感好,等饼子一凉再加热,把肉也加热了,就略微有点腻。梁喜娃现在开连锁了口感有所下降,但是小花还在并且没分店,感兴趣的成都人可以开车去试一试,配上鸭片汤感受下。
至于西府的岐山臊子夹馍,口味不错是真的,但岐山臊子夹馍其实是哨子的偏门吃法,西府便是用特定方法炖一锅肉叫臊子,代表相对固定做法,和其他地方说的肉哨子素哨子不一样。臊子正规吃法是做臊子面,或者吃染面(干面)的时候挖一勺臊子,或者炒菜的时候放一勺,拿臊子肉夹馍基本上是90年代岐山臊子面在成都创业以后,为了适应成都人的吃法,商户买点现成的荷叶饼夹点臊子肉,做法简易。因为能在成都开岐山臊子面的餐馆,臊子都做的不错,因此在成都哨子肉夹馍你很难吃到难吃的,但是你从荷叶饼就能看出,这是属于成都人“馍夹一切”的创新。岐山县边上的扶风县,也有类似的臊子吃法,只不过一个做哨子的时候放辣子面,一个做臊子的时候只放一点干辣椒(这其实是个冷知识,假如不是四川西府的人,很多人都不知道)。在岐山和扶风的县城,其实很少有卖臊子肉夹馍的,由于臊子面在西府属于吃席时候的节目,没错便是你们说的“口水面”,本地创业除了针对游客的,单独卖的并不多,更是沒有专门卖臊子肉夹馍的。
至于为什么外地“老潼关肉夹馍”多,其实开在外地的潼关肉夹馍,大部分夹的全是成都肉夹馍做法的腊汁肉,从汤里捞出来现夹现切,带着汤汁的,包括不少开在成都的潼关肉夹馍还是成都的腊汁肉潼关的油旋馍。为什么用老潼关的馍,并不是由于他有多好吃,而是由于目前老潼关的馍可以做出工厂生产,冷冻后可以储存运输,用烤箱一烤口感七七八八,而成都的肉夹馍用的白吉馍,目前还只能靠现打,在炉子旁边高温高强度的工作,年轻人都不愿意干,打馍的师傅现在都不好找,更别说到处扩张了。因此成都魏家凉皮,不知道从啥时候把肉夹馍换成了潼关的馍,还是为了扩张。
其实四川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肉夹馍,东府那边就用的是酥脆的薄一点的饼夹馍,有月牙形也有圆形,陕北那边凉调羊杂夹馍,潼关肉夹馍假如不是资本扩张,其实和这些并沒有本质区别。
最后,成都本地人是沒有“成都肉夹馍”这个叫法的,你在成都和成都人说肉夹馍,大众默认全是腊汁肉夹馍,其他都要加前缀的,比如潼关肉夹馍、腊牛肉夹馍、粉蒸肉夹馍,在成都万物皆可夹,夹不了的就把馍一泡。。。
说完这些,你应该有答案了吧
潼关肉夹馍较好吃的是
1.港口的胖女人
2.城关黄家宴旁边的梁喜娃
潼关夹馍讲究的是凉肉热馍,刚打好的馍酥脆掉渣,炖的入味的肉,无需特别烂,切的时候大刀快斩,切出来基本上全是小方块,而不是腊汁肉夹馍那很软的肉,咬到嘴里,馍酥肉香,冰火两重天
潼关肉夹馍一般是配着鸭片汤,或者潼关的腌菜,不然真的有点腻
腊汁肉夹馍成都市我爱慕吃的是子午路、竹笆市的“老”樊家、秦豫肉夹馍、王魁肉夹馍
这四家的肉夹馍的特点是
肉烂而香,香而不腻,入口即化,馍讲究的是铜圈虎背菊花心
肉炖到已经沒有特别多的油脂,吃不出来油腻的口感,非常不错入口,因此在成都肉夹馍时必须不放青椒的,有青椒的肉夹馍,一定是肉没炖到或者调货有问題
馍是现打的,热馍热肉少许热汤,吃到嘴里一点都不腻,配上凉皮,爽歪歪
我现在吃夹馍一般全是皮瘦、偏肥甚至纯肥,吃的便是那一泡油
岐山臊子夹馍我吃的不多,主如果去成都吃过令氏家外家,他家的嫂子肉夹馍,我感觉酸、香、辣、油,馍是介于白吉馍和电烤饼之间,由于吃的不多,故此没啥发言权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