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原因是不好吃,麦饭真的不好吃,磨成粉以后好吃多了。
当然搞成面粉,除了改善了口感外,还有其他优势,应该也挺重要的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的科普,我总结转述一下,大概便是以下几点。
第*点,不好吃。
麦饭古代人有过,口味啥的太差,和脱壳后的水稻不能比,就一直不受待见,然后发现磨成粉后再做成面食,好吃很多,于是就变成面食为主了。
并且小麦好像脱壳很麻烦,倘若带壳做麦饭吃,那就更难吃了。
故此麦饭这个做法就被面粉这个做法淘汰了,边缘化了。
第二点,好储存。
小麦这种东西,假如以种子的形式储存,容易腐败啊,发芽啊什么的。
磨成面粉后,确定就不存在发芽腐败了,保存期限被大大延长了,粮食的储存这在古代非常重要。
第三点,不浪费。
小麦磨成粉的时候,会连壳子一起磨成粉,壳子的营养价值也沒有被浪费掉,变成了可摄入的。
这在古代粮食产量低下的时候,价值就很高了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这个有人会觉得小麦磨成粉很麻烦,比水稻多一道工序,其实这是错觉。
由于水稻有一道工序叫脱壳!
脱壳和磨成粉全是工序,都要花时间,花劳动力。
小麦把水稻的脱壳工序,替换成了磨成粉这个工序。
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沒有那么大了。
并且磨成粉这个操作,很多时候可以利用风力磨坊啊,水力磨坊啊,动物拉磨啊,等等其他动力来完成。
就更加缩小了两者之间的工序差距。
故此小麦做成面粉,就成了主流的做法。麦饭還是存在的啊,只是不常见了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有热心朋友说面粉保质期不长,小麦保质期长。
这个我真不了解。
由于我是转述的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内容,看的时候我并沒有非常细致的记忆。
这个储存,是不是我转述错了,還是说古代面粉啥的和现代不一样的地方,我确实记忆模糊了。
记忆里面是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个储存的故事,说的是古代某个人,把粮食做成了面砖,然后做成墙,后面发生战争,靠着这面面墙活下去了。
我当时也好奇过,这面墙咋不发霉坏掉。
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查,有了解的朋友也能够介绍一下。
古代是不是有什么加工的手段延长时间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另外还有朋友说麦仁饭挺好吃。
这个怎么说呐,就像看电视剧,有一次康熙要吃糠,御厨多种调味制做,加了蜂蜜,然后康熙吃的时候,觉得还挺好,挺香,但是后面吃普通吃的糠后,就难以下咽。
我上面还说了,古代粮食产量低下,麦麸这种有营养价值的东西,真舍弃掉不吃,其实是很浪费的。
你非要拿你的麦仁饭,去说古代人吃的麦饭,本身便是“何不食肉糜”了。
并且据说啊,有些小细节也让麦饭不受古人爱慕,便是做饭时间长。
做成面食后,熟的快,還是很重要的。
古代,柴火是很珍贵的!做饭时间长,会消耗很多柴火,成本也会高很多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我聊这个话题的时候,主如果从惯性产生的原因来说,需要往过去聊,故此需要考虑古代的现实环境,然后这个习惯被从古代保留下来,导致的膳食习惯,很难改变的。
就像北方人很多人习惯面食,你突然让他只吃米饭,他就会非常不适应!
外国人吃面包习惯了,中国人偶尔吃还行,吃久了,吃多了就不行了。
因此,在古代很困难的事,到现代哪怕变简易了,可膳食习惯留下了,大众也就不会没事再返回去了。
哪怕某个朋友说的麦仁饭挺好吃的,大众也只会说偶尔吃,不会当主要吃法天天吃。
麦粒直接煮着吃太硬,费牙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