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烹饪中的运用相当广泛,它既是制做甜菜、糕点、小吃的重要原材料,又可以在烹调中调和诸味或抑制苦味、涩味等。此外,糖还可以制成糖色以增加菜肴色泽。根据糖在加热流程中的变化,还可以制做糖汁、糖粘和拔丝类菜品。
今天,舌尖卤味小编就糖在加热流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,以及怎样掌握熬糖流程中糖汁、挂霜、拔丝和炒糖色的火候,跟大众分享一些相关知识。
糖在加热流程中发生的变化
熬糖时,随着锅里温度的上升,糖会显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,从而使其颜色、质地、风味等发生改变。通过蔗糖受热的情况,我们将锅里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称之为挂霜阶段、拔丝阶段、焦糖化反应阶段和美拉德反应阶段。
熬糖汁、挂霜阶段
在中餐烹饪中,经常把蔗糖下锅并加水来熬制糖液,虽然蔗糖在加热流程中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,但也具有某种特殊性。蔗糖的饱和溶液在低温阶段(20℃~60℃),其粘稠度会下降,但是倘若对蔗糖的过饱和溶液持续加热(120℃~140℃),那么其粘稠度就会迅速上升,从而成为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糖浆。在这个阶段,蔗糖的过饱和溶液除了粘稠度会发生改变以外,其他的感官物理特性均未发生改变。
蔗糖具有较强的结晶性, 其过饱和溶液经水分蒸发便会有蔗糖晶体析出。利用一边加热、一边搅动蔗糖水,使得溶液里边的水分逐渐蒸发,将锅端离火口后,放入主料并不停地炒拌,过饱和的蔗糖溶液即可分别粘裹在原材料表面,待其温度减少后,蔗糖结晶析出并形成洁白、细密的蔗糖晶粒——俗称“返砂”,这时看上去好像主料都挂了一层霜似的。
拔丝阶段
糖浆在继续加热的流程中,粘度会继续地扩大,颜色也会逐渐变黄,这说明锅里已经有明显的化学变化。而此时的糖浆,则处于糖水溶液的*高沸点与不纯结晶糖的*低熔点之间,其温度在150℃左右,这时我们从锅里舀起糖液,会呈现出丝状糖絮,此时的糖浆适合制做糖衣类、拔丝类的菜品。
当糖浆加热至这个阶段,控制火候也就变得更为重要,由于产生“拔丝”的温度区域,一般是在150℃~160℃,当温度超过160℃时,糖浆的颜色会速度快变深,同時还会释放一股特殊的芳香气味,最终会产生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而失去“拔丝”的效果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