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华东师大二附中2010届1班,由49名男生和5名女生组成,目前该班31人已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,15人获成都大学保送资格,另外8人也分别取得了成都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,所以该班被称为“牛班级”。
同一个班的学生能够有这样成就,确实称得上是新闻了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报道中还提到了许多“牛班级”的学生们“全是多面手而非竞赛机器”的例子。相比他们的成绩,那些洋溢着青春活力,张扬着鲜明个性的排演音乐剧、举办“生日会”,甚至根据“调研”追踪历届校友的人生轨迹,调研成果马上就要出书等等,更加让人欣喜,让人为这些孩子能够拥有那样充实、上进、多彩的青春而喝彩、而激动。
但是,在为这些孩子祝福的同時,笔者又不禁想到,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,“牛班级”的耀眼光芒不能遮挡住诸如教育资源配置不有效等问題,一个“牛班级”的诞生不能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題。在为“牛班级”赞叹的同時,我们更要想想那些打工子弟学校,想想那些农村学校,想想那些头上沒有“名校”光环的“普通学校”。
成都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《成都市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调研报告》提到,在接受调查的41所学校中,具有办学资格的学校只有20所。这些打工子弟学校条件简陋,98%的学校场地是租用的,存在教师流动性大、教室拥挤、课桌简陋、缺少取暖与降温设施、沒有体育设施或设施简陋、食堂卫生条件差、饭菜质量差等问題(2009年2月24日《法制日报》);成都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引来舆论一片哗然,2009年4月19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更是针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,提出“就业难,收入低”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“我不明白,为什么同样教材同样的试卷,城里的学生只需要601分就可以上重点高中?为什么他们的中考分数比我差得远却可以上?”这是一个农村孩子写给《中国青年报》的一封信(2009年8月4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……
上面这些消息只是我们生活中与教育有关的几条新闻。它们发生了,也就过去了。它们不如“牛班级”如此的新闻具有冲击力。我们不能抹杀“牛班级”学生和老师们的投入与努力,但我们更应看到,还有更多孩子连投入这种“投入”、努力这种“努力”的机遇都沒有,比硬件?比师资?比环境?
的公正当然不可能有。但教育的精髓,本是大限度让孩子们拥有相对公正的起点,给他们以知识、尊严与梦想,要是任由现在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不有效的现象进步,那即便涌出再多的“牛班级”,也改变不了人们对教育现状的忧虑和希望教育惠及更多学子的期盼。
我登录了“牛班级”所在学校网站看了看,从校园建设到名师荟萃,再到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……无不显示着这所学校的朝气与活力。我想,假如更多学校能有同样的条件,该多好啊!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