卤煮
鲜浓厚味卤肥肠,再酿锅头美誉扬。始创南横街市里,再传后海禁宫旁。擎杯又忆陈年醉,举箸重温旧日香。将相垂涎饕餮聚,今朝一碗懒封王。
卤煮简介
卤煮是成都一道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,它是将火烧、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,买一碗主食,副食和热汤都有了。卤煮起源于成都城南的南横街。据说光绪年间,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,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。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,久而久之,造就了卤煮火烧。地道的成都人估计没几个不知道卤煮火烧的。
马上吃起来
历史起源
说法一
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皇帝巡视南方,曾下榻于成都安澜园陈元龙家中。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,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,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,就用五花肉加丁香、官桂、甘草、砂仁、桂皮、蔻仁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。这九味香料按照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节气不同,用不同的数量配制。
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,因张东官是成都人,就称苏造汤,其肉就称苏造肉。后来传入民间,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,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。出售苏造肉的小贩清晨在东华门外设摊,专为进入升平署的官员做早点。民国之后,什刹海一带的饭馆和东安市场的景泉居出售苏造肉最有名气。
说法二
此处起源有出入,满族信奉萨满教,并且以乌鸦作为神,因为传说乌鸦救过祖先的命。这个应该是事实,在饥荒的时候乌鸦在的地方必有动物尸体。所以满族祭祀的时候要以动物脂肪、内脏(主要为野猪)放入大锅熬制(这些都是乌鸦爱吃的),祭祀完毕后众人分食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卤煮。后由宫廷厨师传入民间,为何说上面的说法有误,卤煮中的辅料蒜泥、辣椒油、豆腐乳、韭菜花,以及丁香、官桂、甘草、砂仁、桂皮、蔻仁、肉桂皆有解毒去腥气的作用,而如果本来只是肉类,不需要如此重的作料。
卤煮制作
主料:猪肠、猪肺。
配料:盐、黄酒、醋、八角、肉桂皮、花椒、姜、香叶、老抽、面粉、冰糖。
现在吃起来
步骤:
1、猪肠用盐、黄酒、醋反复抓洗,内壁、外壁都要洗干净,用温水冲洗效果好。
2、锅中放清水,将猪肠放进去焯水。另起锅,加开水、八角、肉桂皮、花椒、姜、葱、香叶、黄酒、陈皮、生抽、老抽、干辣椒,大火烧开,小火卤肠。
3、面粉加水揉成团,醒一会儿。将醒好的面揉光,分割成小面剂,揉圆。将圆面剂擀成圆片。平底锅抹少许油,将饼烙熟。
4、卤好的猪肠切小段。锅中放少许油,煸炒郫县豆瓣,将卤汤回锅,烧开,加清水,加盐、酱油、醋、冰糖、黄酒、南乳汁等煮开放入猪肺及豆腐泡炖。最后加入猪肠煮开即可。最后可以放入烙好的饼搭配食用。
营养价值
卤肉有开胃健脾,消食化滞的功效,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,还能开胃,增加人体的食欲。卤肉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,增强记忆力,所含有的丰富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,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,并含有丰富的铁,以及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防治缺铁性贫血,卤肉还有补肾养血,滋阴润燥的功效,适用于肾虚血弱的人食用。
食品学院团委
编辑人|吴芸榕
—theend—
标签: